八一军旗红 为英烈“证”初心

发布日期:2025-07-29 15:06信息来源:歙县数据资源管理局 作者:歙县数据局 阅读次数: 【字体:   收藏

红碑有“证”,山河为凭。当八一军旗在晨曦中猎猎飘扬,当军号声穿越时空唤醒历史记忆,那些为民族解放、为家国安宁献出生命而长眠于这片土地的英烈们,从没有真正离开。他们的精神,是镌刻在山河间的丰碑,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信仰,需要我们用最坚实的力量去守护。烈士陵园作为纪念英烈、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,其产权明晰与规范管理关乎历史记忆的留存与红色文化的传承。

近日,我县以法律为笔、以责任为墨、以不动产登记之名,顺利完成全县烈士陵园登记发证工作,登记发证面积达2219.97平方米。

一纸证书,是对历史的郑重回应

有份踏实,来自于法律对英烈安息之地的明确“确权”。自此项工作启动以来,我县高度重视,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由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牵头,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、民政局、属地乡镇等多部门协同作战,经分析研判,形成了“调查摸底—资料核验—权属确认—登记发证”的工作路径。但是,建设年代久远、土地权属资料缺失是烈士陵园未能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最大“拦路虎”,明晰权属是实现登记的关键。专项工作小组通过查找历史资料,抽丝剥茧厘清权属关系,最终从查找历史资料和走访知情人士中找到关键性权属材料,并经公告确认,成功化解用地手续不全、权属界限模糊等问题,将烽火岁月里的“临时安葬”,变成和平年代里“法定守护”的铁证。

这不止是普通的权属登记。我们完成的不仅是一次行政服务,更是对“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”的承诺兑现。它意味着,这片安葬着英烈的土地,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边界;意味着,任何对英烈纪念设施的侵占、破坏,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一份守护,是对精神的接力传承

有份确认,为民族红色记忆的传承筑牢了根基。专项工作小组在成功厘清权属边界的同时,继续联合测绘单位,运用先进技术手段,对陵园进行全方位、高精度的实地勘察,精准划定用地范围,确保每一处边界清晰、每一寸土地权属明确。结合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要求,开设烈士陵园“登记-审核-登簿-发证”一条龙绿色通道服务,明确土地使用权,从法律层面夯实了保护管理的基础。

这不止是简单的证书移交。为这些“英雄的军营”办理不动产权证,不是简单的登记流程,而是我们以法治之名行的军礼——用清晰的权属界定,守护他们最后的“营地”;用合法的产权证明,让“军人荣誉”在岁月中永不蒙尘。

一种担当,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

此次全县烈士陵园确权登记工作的顺利完成,是落实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相关要求的具体行动,更是传承红色文化、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举措。登记部门以更高效的流程、更贴心的服务,让每一座红碑都有“证”可依,让每一份思念都有“法”可护。此外,我们还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,总结复盘烈士陵园不动产登记经验,持续落实到实际工作中,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。

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,我们以八一之名,为英烈安“家”;以法律为盾,让精神永驻。这本不动产权证,是献给建军节的特殊礼物,更是我们交给历史的一份答卷。